電子票證 開放生物特徵取代密碼

https://goo.gl/eKywUr

金管會已開放「電子票證」(例如悠遊卡)可進行網路交易,為強化電票在網路使用安全強度,將開放業者可利用新興技術,例如「指紋、掌紋、虹膜」等生物特徵取代「密碼」,且自明、106年1月起,新發行電子票證的金鑰長度須達標,以強化電子票證使用安全性。

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解釋,目前電子票證依應用範圍分為兩級,第1級電票單筆消費上限1000元、儲值上限1萬元。一般實體電票,例如悠遊卡可在交通及便利商店做小額消費,金管會早自2009年就開放,電子票證「可在網路上交易」。

邱淑貞表示,目前網路交易身分認證時,多是透過「用戶代碼加輸入密碼」,即所謂的「帳密」機制,配合新興技術運用,金管會將開放,在「密碼」部分,可利用生物特徵,例如「指紋、臉部、虹膜、聲音、掌紋、靜脈」等取代。

銀行局說,雖自2009年就開放電子票證可做網路交易,但7年來,「還沒有任何一家電票業者來申請」要開辦網路交易。有媒體報導,金管會准悠遊卡可在網路上刷卡,但銀行局說,悠遊卡根本還沒有來申請要做網路交易。

邱淑貞指出,根據現行「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」第5條之1規定,「記名式」電子票證款項,可移轉至同一持卡人的「電子支付帳戶(即第三方帳戶)」中,亦即「電票款項(例如悠遊卡儲值金額)可轉到電支帳戶中使用」,但包括悠遊卡、遠鑫、一卡通及愛金卡在內的4家電票業者,也還沒人來申請承做。

金管會昨天同步開放,已取得第三方「跨境支付」業務的13家業者(包括銀行、專營第三方公司)」可幫商家「代墊」款項,但限於只能幫「國內」商家代墊,代墊金額以新台幣為限,一天墊付總餘額不得超過1000萬台幣,最長墊付期限不得超過15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崑山資管啟動非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