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中肯!成績不好卻能出頭天的理由

作者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 | NOWnews – 2016年4月19日 下午2:30

https://goo.gl/nKhJxr

學校通常被設定為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地方,校內考試與升學考試被統一化,社會價值塑造成只要達到某個分數就是理想值的觀念,但這種「服從制」、「分數制」真的是計算人才的標準嗎?

國外網站《Lifehack》報導,有許多學生雖在校成績不好,但畢業後卻大有成就,並列舉出這類型的10大特點。總結而言,成功並非偶然,雖然校內成績不是成功的一切,但光出一張嘴卻不行動的人,要談出頭天恐怕比登天還難。

一、 對學校制度抱持懷疑
不相信學校教的事情,認為校外更能讓他學習到東西,抱著學習和好奇心跳脫傳統思考,展現創意。

二、 不輕易服從或跟隨他人
這類學生通常會自我思考,與其讓他人決定自己的生活,不如擇自己所選。

三、 不會刻意討好上司或是想令他人刮目相看
不會花太多心力去討好他人,會尊重老師但卻不會一味服從,他們知道老師不會保證他們的未來,唯有努力才是唯一機會。

四、 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擔心
普遍學生只一味擔心自己的成績,但有一群學生的眼光卻把眼界放得更遠,認為必須朝著未來的夢想前進,而不是等畢業後才開始。

五、 對「成功」有自己的定義
成績好的學生通常把成功放在數字上,但成績不好的學生卻認為成功不該只是定義在這裡,便會自我打算以後的路。

六、 會巧妙地運用他人
與其一個人單打獨鬥,不如尋找同伴協助,這類學生明白自己缺乏什麼,他們會通過朋友尋找能互補的人,一同完成夢想。

七、 喜歡自己學習
成績不好的人也是喜歡學習的,只是專於自己想學的目標努力,只要讓他們鎖定目標,不用他人三催四請,便會效率有成,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前進。

八、 沒有完美主義,只有不斷努力
他們認為「做完比做完美來得重要」,所以寧願專注於完成,而不是修改到完美,從錯誤中學習才能學得更多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成功的創業者在學校排名並非名列前茅,卻因為沒有好學生的傲氣,不怕面對失敗,一步步把失敗當作墊腳石往上爬。

九、 不會浪費精力亂想無關緊要的事情
他們懂得把握時間學習,認為付出的精力,應該回報在「值得的事情」上。

十、 他們都是「夢想家」
當你以為他們拿筆是在抄筆記時,其實他們已經在偷偷規畫未來的藍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崑山資管啟動非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